2000年是中国电子商务年。在过去的一年里,B2B继门户网站之后再创网络新高,大有后来居上、称雄业界之势,就连许多风险投资家也追风甚急,纷纷把赌注押在了B2B。然而,这台大戏叫好不叫座,一番紧锣密鼓之后,给观众留下的是一连串思考。
不管B2B在2000年的网络业如何风光,有一个不争的事实,这就是,B2B网站统统的都在赔本赚吆喝。
在造势方面,我们不能不承认,国内的B2B网站并不逊色于欧美的同行。最具力度的莫过于8848。8848号称数字巅峰,堪称中国电子商务的领头羊。2000年初,8848的老总就宣称,“我们要做中国的亚马逊,攀登电子商务的珠穆朗玛。”当时,没有人怀疑,全世界人口最多国家的电子商务,造不出一个数字巅峰来?
令人遗憾的是,8848的愿望与现实相距太远,虽然制造出一连串的热点新闻,又在商业模式上不断推陈出新,由B2C到B2B,再到“电子市场”,打一枪换一个舞台,但是,由于它的团队始终处于动荡之中,加之高层内部争执不休,8848不但没有上市,最后还不得不以分家的形式,来结束它在2000的历史使命。
想当初,王俊涛在“西湖论剑”峰会上公布了他的两个心愿:一是3年后8848能赢利,二是3年后8848能成长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司,并慷慨陈词,“请给我举个例子,有哪个行业能在一两年内达到互联网现在的水平?”此语何等自豪!面对今日分裂之8848,再回味王俊涛的豪言壮语,我们不能不扼腕叹息:炒作岂能炒出B2B的数字巅峰?
相较于8848的分道扬镳,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似乎要幸运得多。成立于1999年3月的阿里巴巴,已在全世界建立8个站点,雇员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,拥有来自220个国家和地区30万的注册会员。由于这样一个骄人的成绩,阿里巴巴被《福布斯》评为全球最佳B2B网站之一,马云也因此登上了《福布斯》的封面,甚至被誉为“中国互联网之父”。
马云无疑是电子商务领域的一匹黑马,在远离北京的西子湖畔,竟然创造了阿里巴巴的奇迹,这本身就是一个神话。马云去年在国内最引人注目的举动,还是操持了“西湖论剑”。在这次峰会上,马云提出了一个新的创意,“新千年新经济新网侠”,目的是想把业界有影响力的人物请到一起来,探讨一下互联网的远景,给社会和行业传达一种信心。
马云是有抱负的,细看阿里巴巴,它之所以“最佳”,就在于它提供了秩序化的商业贸易信息。但是,马云同样绕不开同行们共同面临的怪圈,急需解决的仍然是赢利问题。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,马云最不愿意听到的,就是有关阿里巴巴的赢利问题。
怕也不行,做电子商务网站,不赢利,靠什么生存?风险投资家的宽容是有限度的,你不能给他赢利,你就只能死给他看。从投资的角度看,赢利可以给投资者更大的信心,从经营的角度看,赢利不仅可以检验一阶段的经营效果,还可以寻求解决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之良策。马云说过这样的话,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000米长跑,你必须跑得比兔子还要快,又要比乌龟耐跑。
马云的这句格言是真的说到了点子上。世界经济一体化,不能没有电子商务,更不能没有B2B,在这条道路上,谁能冲到前面并跑到最后,谁才是胜者。换句话说,谁能撑到最后,就是赢家。
然而,B2B毕竟不是运动场上的长跑赛,要想撑到最后,没有过人的招数很难到达终点。美商网国际总裁童家威说:中国的电子商务企业如果由商人来经营,将会更快实现赢利。因为商人的天职就是赚钱,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达到这个目的,不管是B2B,还是B2C,最终目的就是要赢利。
“美商网”(MeetChina.com)是美商网公司与我国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中心联手创办的,是全世界首家只做跨国B2B生意的公司,他们的定位很明确:全球性的跨国网上贸易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,美商网获得了飞速发展,拥有4万家国内客户和1万多家海外采购客户,为中国企业提供从贸易交流、洽谈成交、银行、仓储、运输、质量认证、信用调查等一条龙进出口贸易服务,成功地把2800多家中国企业产品销往海外,实现网上贸易成交额6000万美元。
在B2B领域,中国人跟美国人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。互联网商机无限,B2B之所以遭到冷淡,不是没有潜在的客户需求,关键是没有供给。B2B的经营者首先是商人,而不是所谓网络英雄和技术精英,商人光在炒作自己的品牌上下功夫不行,至关重要的是,还得一切为客户着想,首先要帮助客户赚钱,然后自己才能更好地赚钱。
只要真诚地为客户着想,就能获得生存和发展。亚商在线自1999年7月成立以来,北京总部的办公室一直在不停地扩建装修,从最初的200平方米迅速扩展到目前的近2000平方米。这与亚商在线的业务量增长曲线正好形成了正比,亚商在线在物流中心建起后,公司的销售额始终保持着每月30%的增长。
其实,亚商在线的起步并未领先。2000年1月,亚商在线(www.asiaec.com)在中国首创国内首家商务采购网站,以中英文方式为企业提供营运资源在线一站采购,其目标是迅速成长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B业务的领先者。亚商在线为客户着想,一直致力于发展企业用户的营运资源在线采购解决方案,该物流中心每天可以处理2000多份订单,很多时候,是亚商在线取到订单后才通知厂家,将货送至物流中心,然后再送至客户。
亚商在线的策略切中了买卖双方的兴奋点,所以,刘天星对公司的未来充满自信,他说,“预计明年亚商在线就可以实现良性循环”。
回顾2000年,电子商务环境相当险恶,美国股市对电子商务概念和中国概念都非常冷淡。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里,我国的B2B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,各家网站能够撑到今天,并坚定地走向明天,已属不易。
电子商务的黄金时代还没有在国内出现,因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,远远不是开一个网站那么简单。B2B步履维艰,原因不仅仅在于外部环境,也在于自身还存在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,比如,由于供大于求,电子商务的成本远远达不到人们所期盼的程度,甚至还高于传统商务成本。在这种情况下,要想实现良性循环,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。
尽管如此,B2B经营者依然看好中国电子商务的前景。去年底,BCG在《B2B的机遇:通过电子市场获得优势》调查报告中预测,到2005年,通过B2B市场获得的收入将接近90亿美元。
前景十分诱人,但我们也要看到,这个前景可能只为极少数B2B经营者所拥有。全球现有700多家电子商务公司,其中大多数将不得不为生存而奋斗,B2B市场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。权威人士预测,最后,全球充其量只有200家电子商务公司可以生存下来。在《福布斯》杂志评选的25个产业两百家大型B2B网络公司的名单中,顶尖的B2B公司并不是纯粹的网络公司,而是像IBM、O?RACLE、CISCO等拥有传统IT产业背景的知名企业。
中国的电子商务公司谁能撑到最后呢?不管是谁,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,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,B2B经营模式将细分、再细分,IT专家会逐渐从B2B网站的领导层退出,让位于对行业精通的贸易专家。同时,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瓶颈,比如网上支付、交易信用、法律服务、网络安全等等问题必须尽快加以解决。只有传统商务与电子商务有效结合,B2B才能给传统交易模式带来革命性变化,其自身也才能真正地繁荣昌盛。